6月29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
7月2日,全会后第三天,省委迅速向社会全文公布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7月2日下午起,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四川省委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战略谋划和重大决策部署,深度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这次省委全会后,不仅在最快时间内发布《决定》,还同时发布了省委书记彭清华就两个《决定(讨论稿)》在全会上所作的说明,还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这里面有怎样的考量?要传递哪些信号?
7月2日下午5点,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首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首场发布会上,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张道平介绍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有关情况,与省委办公厅综合室主任杨立、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省商务厅厅长刘欣一起,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房方主持发布会。
点击下图看发布会图文直播回顾↓↓
全会有三个特点
抓住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的重点和关键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张道平介绍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有关情况。
张道平说,这次全会是在我省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听取了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结合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谋划四川各项事业发展,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这次全会准备充分,凝聚了各方智慧。省委和彭清华书记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充分运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从读书班上出题目、调查研究做文章、汇报会上交答卷,到会前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意见建议,再到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会议文件最大限度地汇聚了各方智慧,凝聚了各方力量,为全会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川报观察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
全会有三个特点!
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为指导,确保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5次发表重要讲话,20多次对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彭清华书记深刻指出,这些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改革发展量身定做的“定盘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川篇”。
这次省委全会结合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战略谋划和部署,根本目的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并作为主题和主线贯穿全会始终。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彭清华书记为班长的省委拥护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坚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立的发展愿景、作出的战略谋划、部署的重点任务,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事关四川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思路和举措进行再梳理、再谋划、再落实。
在确定全会主题、起草全会文件、研究重大问题等各项工作中,彭清华书记都反复讲这个问题,并作为一条重大原则明确提出来,特别强调不提新口号。我们体会,这一方面体现了省委对事业负责、对全省人民负责的政治品格,另一方面也是树立保持定力、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实实在在引导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努力奋斗。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无论是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还是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建立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都体现了一致性、保持了连续性,也富有极强的针对性。
三是与时俱进谱新篇。着眼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发展导向、目标导向,注重战略谋划与实际操作相衔接,始终抓住事关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紧紧盯住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目标,提出务实管用、可操作、可督察的政策举措。
这些,集中体现在全会审议通过的两个《决定》之中。讨论中,与会同志对此感受很深、纷纷点赞,认为这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两个《决定》深刻回答了事关四川长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视野开阔、站高谋远,贯穿辩证思维和科学方法,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干货”,符合新时代新使命新实践的要求,抓住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点和关键,回应了全省人民对四川未来发展的新期待,是新时代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行动纲领。
张道平接受川报观察记者采访
两个《决定》
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审议通过两个《决定》,是这次全会的一大亮点,也是这次全会形成的最重要的成果。谈到“两个《决定》之间是什么关系?”时,省委办公厅综合室主任杨立作如下回答。
两个《决定》特点十分鲜明,概括起来讲,就是在方向上高度一致,在定位上合理分工,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写法上务求实效。
¨★方向上高度一致,主要体现在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主题主线贯穿全篇,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四川的具体化。
¨★定位上合理分工,主要体现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是一个管总的指导性文件,涉及治蜀兴川方方面面;《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是一个专项文件,聚焦发展第一要务、如何实现四川高质量发展。
¨★内容上各有侧重,主要体现在管总的《决定》强调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省委梳理的“十个指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每个方面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一项一项作出安排部署,明方向、定任务、拿举措;高质量发展《决定》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对四川高质量发展针对性提出26条重大举措。
¨★写法上务求实效,主要体现在两个《决定》都既注重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又强化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力求方向明确、措施具体、落实有力。特别是对高质量发展《决定》,彭清华书记明确要求打破常规、直奔主题、提出“干货”,不穿靴戴帽、不面面俱到。两个《决定》的制定过程,也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充分运用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可以说是全省上下的共同智慧结晶。
总之,两个《决定》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区域发展新格局
新在哪里?
全会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引起广泛关注。这个“新格局”新在哪里?对四川区域格局和整体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来看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的解读。
“一干多支”中的“一干”,就是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成都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多支”就是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形成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
“五区协同”就是强化统筹,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含成都和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三州”与内地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市(州)之间协同发展。
“一干多支”将环成都经济圈单独作为“一支”,与成都市区分开来,主要是考虑成都作为经济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功能定位不一样,成都周边各市有各市的定位,与成都是“近水楼台”而不是“月明星稀”的关系。
“五区协同”中将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统一定位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则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
对以甘孜、阿坝两州为主体的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以及大小凉山地区,更多的是在“五区协同”中突出其生态功能,这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服务国家大局的需要,也是确保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需要。
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关键是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更好实现各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整体提升全省综合实力。
各区域之间要积极推进规划对接、改革联动、创新协同、设施互通、服务共享、市场开放,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打造优势互补、协调联动、错位发展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破短板
全域开放新态势
作为内陆地区,开放一直是四川的短板,也面临难得的机遇。这次全会强调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十分令人鼓舞。
谈到这一构想和以往开放思路有哪些不同,对四川意味着什么?省商务厅厅长刘欣回答。
全会鲜明提出必须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以全局思维和国际视野,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全力推动四川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的重要使命,也是四川融入全球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之举和长远之计,是四川统筹对内对外开放,统筹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合作的务实之举。
如何实现?刘欣说:要突出南向开放。抢抓南向2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机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深度对接国家中新合作机制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深化与南亚、东南亚等合作。与此同时,积极扩大与东向的先进生产力承接和巩固传统市场、与西向的对欧高端合作、与北向的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
要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主要锁定三大目标:第一,建设贸易强省。第二,打造中西部投资首选地。第三,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示范省。
川报观察记者 钟振宇 林凌 李欣忆朱雪黎 罗之飏 吴忧 张立东 摄影 何海洋
编辑 孙琪 王博尔
校对黄颖
审核 曾东平